以青春之力谱写西部生态治理传奇-世界观点
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云雾山,如今变了样。这里所在的西海固地区,曾因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号称“苦瘠甲天下”。如今的云雾山,一改往昔童山濯濯,植被覆盖率从25%上升到95%,成为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这样的变化,是由隶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农”和“水保所”)的固原生态试验站的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接续探索、实践的成果。他们探索出了云雾山生态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上黄经验”,并在更广阔的西部地区推广,谱写着青春传奇。
4月27日,来自固原生态试验站党支部、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支部,以及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党支部的党员们走进云雾山,探访这里的生态治理故事。
【资料图】
提起当年的西海固,当地老人都记得:春秋连旱时,方圆千里山干草枯。救灾的水车一到,牛羊追、飞鸟随,人畜飞禽争水喝。
1976年,水保所专家响应党中央号召,挺进宁夏南部山区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他们钻进纵横交错的沟壑,与烈日、黄沙和狂风为伴,探索这里生态治理和脱贫的良策。3年后,西农选派山仑、孙林夫、刘万全、王树森等青年科技工作者,从近400公里之外的陕西杨凌一批批奔赴固原,开展科技实验和示范推广。
那时交通不便,过来时要坐火车、转汽车,还要骑毛驴、徒步。然而,他们压倒了所有困难,在河川乡上黄村扎下了根。山仑在这里驻站研究,一驻就是10多年。首次走进云雾山的程积民当时只有22岁,在这里一待就是40年。
40多年里,青年科技工作者青丝变白发,他们建起的农业科学试验基点,逐步扩建为今天的固原生态试验站及宁夏云雾山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他们探索出的“宜林荒山绿化,坡耕地梯田化,平川地高效集约化,不断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致富技能”策略,被称为“上黄经验”,成为推动云雾山发展的新途径。
“治水先治山。有了林草,就有了雨。”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研究员魏孝荣介绍,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固原市的降雨量近年来稳定变化,保持在6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
薄雾升腾、绿草如茵的云雾山下,10多名村民正在上黄村蘑菇产业园里忙着粉碎柠条,装填菌棒。旁边,占地上千平方米的现代化钢架大棚里,一条条菌棒分区域层层码放。透明塑料膜包裹的菌棒上,白白的菌丝生长扩散。
据试验站专家赵世伟介绍,作为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场的先锋植物,柠条每3到5年需要平茬一次,平茬后能萌生更多新枝且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效果显著。试验站专家、副研究员李鸣雷在食用菌开发利用方面已有33年经验。经过调研考察和市场分析,他认为这里的柠条资源丰富,可以优先发展香菇生态型产业。
“整个菌棒,柠条占20%,贡献蛋白18%。”村居会主任从未见过蘑菇,现在却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说起菌菇他如数家珍:一个菌棒产两斤香菇,一座大棚约产出5500公斤,共可摘4茬儿。香菇价格每斤最低7元,如果是在6月至8月的市场空档期错峰销售则最高可达每斤23元。
在宁夏南部山区,柠条成林面积有700万亩。西农联合地方在河川乡建立了“大学+地方政府+村委会+合作社”的香菇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培训菇农1.2万人次、建立食用菌示范点(基地)20多个、培育食用菌集体经济体(企业)20多个、示范推广食用菌6.5亿袋,总产值达65亿元。
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坚守固原,围绕旱地农业、水土保持、林草生态、乡村产业等方向持续发力科研推广,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培育科技人才200余名,其中也走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曾致信中国科学院,感谢固原生态试验站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称他们是“宁夏人民的功臣”。
摘掉生态贫困的帽子,是与旧时代的告别,也是新征程的开始。望着云雾山的美景,听着上黄村人的讲述,来访的青年有惊叹,也有沉思。六盘山纪念馆党支部党员王献春从小在固原长大,听完西农青年的奋斗故事,难掩激动:“明知困难重重,依然竭尽全力,这源于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勇往直前。”固原站党支部青年专家李伟表示,前辈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至今仍在指导生产实践的“上黄经验”,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协调的矛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家精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如今的固原站,在第五任站长魏孝荣的带领下,队伍进一步壮大,有李鸣雷、李伟、郭梁、钟泽坤等科技工作者19人,清一色博士毕业。其中,党员13人,副高以上职称15人,平均年龄39岁。近3年来,试验站专家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2项。同时,在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生态碳汇等研究领域亦成果斐然。
今年,云雾山上的盘山公路修好了,山上的试验站宿舍也在进一步扩容,这些都更加便于师生长时间开展工作。“传承前辈精神,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绿色底色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云雾山上,党员们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付文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
以青春之力谱写西部生态治理传奇-世界观点
-
环球新资讯:人才是数字革命的基础 意大利拨款培训“恐因AI丢工作”的劳动者
-
女同事搭车回老家,看她坐后排做这事,我开车就走,把她扔在高速上!
-
从广州怎么去深圳机场_从广州怎么去香港
-
樱珞花谷变身“奇光”星球 第三届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开幕
-
播报:硬核科技论 | 赛车同款序列式?摩托车变速箱才是黑科技
-
高考在即 46所高校联合举办高招咨询会
-
每日简讯:扭亏为盈 融众金融(03963)中期溢利1883.6万港元
-
丰台区将使用统一平台开展幼儿园小班招生,6月1日开放信息采集_天天速讯
-
青海祁连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 天天速看料
-
短视频家长要禁孩子要看,专家:正视心理需求,善用短视频|聚焦
-
额头皱纹怎么去除最好的简单方法_额头皱纹怎么去除-全球百事通
-
全球热讯:营口市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
-
易德龙:新加坡孙公司投资设立罗马尼亚子公司,进一步布局欧洲本土产能
-
“北向互换通”今日开通 基本信息讲解
-
【速看料】1梯2户越来越遭嫌弃,老户透露5缺点
-
荣获“最佳高速存储卡” 雷克沙新品亮相2023 China P&E展会
-
【天天报资讯】恒生指数公司新推出恒生地产及物业管理、恒生汽车主题以及恒生创新药指数
-
资讯:捷豹路虎全年营收288亿英镑,同比增长25%
-
压力空前!泰山队代理主帅法比奥社媒引用庄子名言|全球热点评
-
84年属鼠女2024年婚姻运势 结婚好吗_天天热讯
-
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
-
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闭幕_环球百事通
-
江西5岁双胞胎男童失踪:一人遗体在水渠中被发现,死因初判为溺水
-
摩托罗拉MA1适配器登陆欧洲,更多汽车可使用AndroidA
-
苹果中国官网崩了:主页无法访问 你遇到没?
-
前4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超3500亿元|每日关注
-
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突破620亿立方米
-
当前观察:正大量上市!小龙虾价格几乎腰斩 最低10元一斤!医生紧急提醒 不能这样吃
-
独享耻辱纪录,哈登沦为笑柄!恩比德18中5,76人惨败无缘东决!
-
今日热文:折戟沉沙!GG不敌对手告别本届MSI 成为第二支正赛淘汰的队伍
-
高胜美最好听的10首歌一剪梅_高胜美最好听的10首歌
-
天天快讯:宁国市盐务管理局
-
社评: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首创第一意义重大 世界报资讯
-
过滤棉的种类(过滤棉的分类有哪些简介介绍)